上半场,先是乌奈·西蒙击球扑空,造成点球。好在里查利松的射门偏得离谱。毛躁是西蒙的老毛病,但实际迫使他一次次涉险出击的原因是埃里克·加西亚和保·托雷斯这两名中后卫在门前防空方面毫无把握。一来运气不错,二来前场队友积极回防,西班牙原本期待着靠后手调整和更充实的替补席继续打消耗战。没想到上半场结束前,保·托雷斯一次冒顶被机敏的库尼亚抓住,轻松破门。这个时间以这样的形式失球,对全队士气是严重打击,也让德拉富恩特做出更多冒险的决定。
执着于一对一和下底传中的布赖恩·希尔和敢于输送威胁球的索莱尔登场后,西班牙的进攻风格更具侵略性。索莱尔助攻奥亚萨瓦尔扳平,布赖恩·希尔则有一脚远射击中门框。不过这样一来,巴西从中路通过半场再从两翼寻找突破口,西班牙只能寄希望于自家后卫不再犯错且好运眷顾。即便在比拼进攻压制力的过程中,德拉富恩特始终没有让唯一的中锋拉法·米尔登场,从而失去了宝贵的体能优势期。
西班牙教练另一个看似稳妥的决策实为败招。进入加时赛,他又一次对两边后卫进行人员调整,让赫苏斯·巴列霍替下本场表现活跃的奥斯卡·希尔。结果马尔孔在加时赛专找速度慢的巴列霍“单挑”,每次都能赢,还攻入致胜进球。另一边,高中锋拉法·米尔终于登场,但登场后球队比分就落后,巴西完全占据主动。西班牙球员此时已送不出高质量传中,加之米尔被巴西防线死死缠住,身边也无奥亚萨瓦尔这样的第二点,显得孤立无援。
比赛就在极度疲惫的氛围中结束。整个夏天,参加了欧洲杯的几个奥运选手打了6场加时赛,身体和精神已到极限。但这样的付出和牺牲,换来的回报只是欧洲杯4强和奥运会银牌。除了中锋和中后卫位置人才储备不足,足协和教练多少要为这苦乐参半的结果做检讨。
